神秘又魔幻的噪声艺术你知道有哪些?
说起噪声,大家应该也不陌生,既无处不在、又随处可寻,有些人对噪声是反感的,因为它总会在一瞬间让人感到不适,但有些人却对它爱不释手,从另一面去找到噪声带来的“另类美”。
如果噪声可以拥有实体,我愿意将它称为“潘多拉魔盒”,这是个神秘又魔幻的世界。
潘多拉 · 古
从前,在我们还没有拥有现在的智能与科技的时候,人和自然界的各种声响,风、雨、雷暴、河流、以及树枝被踩断的声音、石头滚落的声音等等都可以称为噪声。也许是在古时,没有现代的喧嚣和浮躁,使得古人十分懂得欣赏这种来自大自然悦耳的声响。
古代美妙的“噪声”
被现代社会归类至难听范围的噪声,却是他们所追求的天籁,他们会时常闭眼聆听这专属于大自然的“另类美”,他们也会把来自大自然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响声,通过文字将它用心地留在世间,变成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句。
《庄子·齐物篇》中记载:“女(汝)闻人籁而未闻地籁,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?”在原文中,“人籁”是指风吹动乐器孔发出的声音;“地籁”是指风吹动自然孔窍发出的声音;而“天籁”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。因此这句诗是想表达:如果你只能听到人演奏的声音,而没有听到来自大自然的声音,就没有办法领略其中的奥妙,总之,我的快乐是你想像不到的~
综上可见,在当时古人的心中,自然界的声音成为他们心中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价值。
他们听到鸟鸣声,写下了“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。”
他们听到虫叫声,写下了“今夜偏知春气暖,虫声新透绿窗纱。”
他们听到水流声,写下了“汩汩石上语,浏浏风中琴,清晨南涧流,似是太古音。”
他们听到风雨声,写下了“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”……
总之,古人热爱自然,他们用心去聆听自然之声,用笔去描绘声音之形,现代觉得是噪声的声响,却让他们难以忘怀,只有当澎湃的心与自然相融合时,才能看到到独属自己的“天籁”世界,寻找专属与自己的噪声艺术。
潘多拉 · 今
现在,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成为常态,又因为电子产品、各种运动玩耍项目的多样化,我们已经很难能够静下心去倾听大自然的轻语,感受属于古人的浪漫。我们现在听到更多的是令人头疼的噪声,如汽车轰鸣、房屋装修……但现代社会就只有“坏掉”的噪声吗?当然不是。
科技让生活更美好,也让我们拥有了无限可能。这些会让人感到厌烦的噪声,也冲出了桎梏,形成了现在的独特的噪声艺术。
噪声音乐
当噪声与音乐相碰撞,当噪声与艺术相融合,创造了另一个炫酷世界。
噪声音乐和其它音乐有着非常鲜明的对比,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噪声音乐基本上是由噪声构成的整部作品,同时使音乐拥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力。当然,如果是“纯噪声”做成音乐,肯定是无法被听众所接受的,所以这里的噪声是指作曲家们有意识、有目的创作出来的声音,是在音乐环境下将噪声赋予表现性。
随着时代的进步及变化,噪声音乐的出现影响着当时先锋派音乐,以及之后的大批作曲家,挖掘出了音乐更多的可能性,从而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噪声音乐,加上后来的科技发展,音乐制作手段多样,最后才逐渐进化成为我们现在听到的最新的噪声音乐。
噪声发电
说起风能发电、水能发电等等,大家都耳熟能详,而一提到噪声发电,是不是都会觉得很神奇,噪声还可以发电吗?它又是怎么发电的呢?
数据表明,KTV的音量可以达到120分贝,噪声功率在1瓦左右。一架喷气式飞机起飞噪声可达160分贝,噪声功率可达10千瓦,理想情况1小时可以发10度电。
它的原理是将声能转化为动能,科学家先设计并制造了一种鼓膜式声波接受器,该机器与鸣箱连接,可以提升声音的凝聚力,从而达到能量转化。
噪声除草
针对“如何让作物生长地更好”这一问题,科学家开始进行研究,通过从不同方面进行试验,他们发现,在声音领域,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是不一样,根据这一发现,他们制造出了噪声除草器。这种噪声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,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,用“欲擒故纵”的妙策,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。
虽然噪声在达到一定程度上会危及我们的身体,但是人类如果完全脱离噪声,将会生活在死一般寂静的环境里,对身心健康也会不利。从古到今,只要你想,噪声也可以变废为宝。
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噪声的艺术呢?